伏夏赋

作者:李孝泽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1-03-30 11:15:14

伏夏之热,酷暑之炎。时令物候节律,天人相应映掩。丽日高照,明月皓然。农时节令廿四,行之农历;物候应七十二,初之农事。

阳迫阴气伏藏,谓之伏天。酷暑难耐,炎热熬煎。暑文解字,日头晒火煮焉。年复春夏秋冬,应对木火金水。春夏秋冬,四季一年。秦汉之曰: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克金,伏之焉。伏谓长夏,五行家冠以土。五季一年,春夏(长夏)秋冬;相生相应,木火(土)金水间。干支法循,秋天乃庚辛金;时令时节,入伏庚日始焉。节律节令,夏至三庚入伏天。

天降三伏,酷暑炎夏蒸炉;闷湿热临,令人苦不堪言。蚊叮虫咬蛤蟆叫,雀吵蝇扰知了缠。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减。小暑入伏立秋间,谓之伏夏,三伏焉。故尔有,千古流芳秋老虎,秋后一伏添。概而之言,小暑伏不全,大暑正伏天,伏日止处暑,立秋暑气猛如虎焉。秋伏俗趣,中午热泡泡裙,早晩凉尜尜天。期之言,汗如雨下,恰似桑拿蒸浴;静如无风,犹如烧烤炉边。谚之曰,伏夏干旱,高温水蒸易发流失;土壤干燥,人畜易暑农物易旱。时令之,夏至骄阳最高,气温未达极限;故地释热滞缓,延至三庚伏天。尧舜美其名言:盛夏防暑,彭城伏羊一碗汤;汁排汗毒,不用神医开药单。流传甚广,夏喝伏羊;传承古今,鲁南名餐。古风习俗:田家作苦,斗酒自劳;岁时伏腊,烹羊炰羔。小暑大暑,上蒸下煎。小暑节令,雷暴雨水频发;伏汎濒临,水多洪灾泛滥。今朝风流,三峡拦水造福;千古佳话,大禹治水美谈。天地循环常态,周而复始焉。

注:1. 伏夏,指二十四节气中,从小暑到立秋的时段,即三伏天,老百姓称之为伏夏。2. 物候,指植物在一年的生长中,随着气候季节规律性变化的现象,古代先民们把它归结为七十二候,用于充实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3.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也叫阴历、华历、夏历、汉历等。4. 干支,即天干地支的简称,用于天干地支纪年法。5. 伏,狭义上讲,即初伏的第一天,古人称为“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广义上讲,即伏天,初伏、中伏(大伏)、末伏的统称。6. 尜尜天,尜尜,即一种中国民间传统的儿童玩具, 两头尖,中间大,亦称陀螺、转牛等,是供在地上或冰上抽打旋转的玩具,引申为天气中午热,早晚凉的意思。7. 夏至三庚伏天,即夏至三庚数伏的意思,指的是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第三个庚日便是头伏第一天。8. 彭城,即现在的江苏徐州。9. 故地,故,这里指缘故,原因,引申为因地面的意思。10. 汁,指汤汁,即食物加水煮出的汁液,引申为羊肉汤的意思。11. 岁时伏腊,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引申为农家种田辛苦,每年便在伏祭和腊祭时,煮羊肉,烤羊羔,自斟自饮慰劳自己。12. 彭城(徐州)与鲁南(枣庄): 从历史上看,自东汉演化为一级行政区(也就是现在的省级)以来,此时的(枣庄)兰陵、滕县仍属于彭城郡(徐州),合合分分,一直延续至元朝,徐州归属河南道江北行省,枣庄(滕州)均归属中书省,成为后来山东与江苏的省界至今,地缘相近,人文历史渊源深厚,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相似。所以,羊肉汤堪称鲁南(枣庄)名餐,有着古老饮食文化的历史积淀,可谓千古美食名副其实。(李孝泽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