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抗日武装的创建

作者:王兆虎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1-07-17 11:15:00

张光中

1938年3月18日,枣庄失陷。就在日军侵占枣庄的前一天,鲁南中心县委机关和枣庄部分抗日武装,掩护着一部分枣庄逃难群众向鲁南山区转移。4月初,鲁南中心县委到达高桥、大炉一带,受到万春圃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月底,何一萍来到高桥,向宋子成传达了特委指示:准备组建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调何一萍去义勇总队任政治委员,鲁南中心县委书记由宋子成接任。后来,鉴于义勇总队需要大批干部,中心县委除留少数人在高桥工作外,绝大多数人都到义勇总队工作。

鲁南中心县委机关抵达高桥后,首先对山区基层党组织进行充实、调整和加强。另外,从高桥到大炉、北庄、徐庄一带,特委还开辟了中心县委与义勇总队保持联系的交通线。后来这条交通线成为中共山东分局与华中交通线的一部分。

在日军沿津浦铁路大举南侵、国民党韩复榘部溃逃、鲁南面临危急的情况下,枣庄各地的共产党员、爱国人士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武装民众全面抗战”的号召,分别按照中共山东省委、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部署,发动领导了各地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当时比较著名的抗日武装有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峄县人民抗日义勇大队、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常备队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特委组建的人民抗日义勇总队。

1938年5月上旬,苏鲁豫皖特委机关由郭子化率领转移到鲁南抱犊崮山区,特委决定调集沛县、滕县和峄县的人民抗日武装,组建一支由特委直接领导的基干队伍。5月中旬,特委机关及特委调集的沛县、临城、滕县、峄县的人民抗日武装在滕峄周边集结,分驻墓山、凤凰庄、南塘和善堌一带。

5月21日,特委在老古泉村(今属山亭区西集镇)召开扩大会议,特委书记郭子化,委员张光中、丛衍瑞、何一萍、陶洪瀛及各县县委、抗日武装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决定成立第五战区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张光中任总队长,何一萍任政治委员,王见新任政治部主任,韩文一任参谋长。总队下辖三个大队和一个警卫连,全队800余人。总队部暂驻南塘,三个大队分别驻沙冯、善堌和凤凰庄。

同年6月11日,中共徐西北区委在丰县渠楼创建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此后不久,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才改称“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因两总队皆处于苏鲁边区,最初又都是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统一领导部署发起的,故又分别称“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和第二总队。因两总队的活动区域一在鲁南,一在湖西,故又分别称“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和“湖西人民抗日义勇总队”。

(文图均为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院提供 记者 王兆虎 整理)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