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编匠”归来

作者:孙明春 李伟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09-22 17:33:08

家住薛城区邹坞镇西南村的马士凯,今年已经72岁了,耳不聋眼不花,条编手艺十里八乡家喻户晓,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马编匠”。

马士凯从事条编已经五十多年了。在马士凯15岁那年,在陶庄矿工作的父亲,为了能让他学到一门手艺,曾经学过石匠。后来,又拜师跟本村艺人学习条编,就这样一干就是五十多年。马士凯姊妹四个,他在家排行老二,弟弟妹妹年幼,父亲在外工作,全家的重担就落在了他和哥哥的肩上。西南村地处蟠龙河边,河两岸种满了白蜡条,马士凯就地取材、就材加工、量材为用。他利用学到的条编手艺,早早晚晚在不停地编着筐篮等生活用具,把条编制品除自用外,便把多余的担着到枣庄、邹坞、西集等集市销卖,换取一些钱粮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就是靠着这项手艺,解决了全家人的生活。

村里的乡邻说,马士凯心灵手巧,生活中的用品他没有不会编的,箢篼、簸箕、筐、篮、篓等器具,样样精通。马士凯介绍说,条编的制作流程并不复杂,尽管不同器物的编织方式不尽相同,条编主要分为备料、编结、修整三部分。过去,在村里建一个大一点的地窖子,不论春夏秋冬,什么季节,只要编织条货,都在地窖进行备料,各种树条在这种环境中由于湿润,变得绵软,易于编织。

马士凯介绍,条编用的工具很简单,短把镰刀、锯、剪子等。编织用的树枝条也很普遍,如荆柳条、白蜡条、桑树条等都是编织的好原料。自己家用,随便割点就行。有的在地里种植荆柳、桑树、白蜡条,在这些树条中,白蜡树条、荆柳树条最好,树条软,易造型,外观好看。将树条浸在水中一个星期左右,剥去皮,枝条白亮,用它编织的簸箕、箔篮等,细腻光滑、外观漂亮。不论编织任何条货,都是从编底开始,编织的过程,分为打底、帮经、圈条、拢经。

马士凯说:“现在编织用具已不像过去,编什么样的器具用什么样的条子,什么季节的树条适合直接使用,自己都有有一套成熟的编织经验,河边、田间生长着许多野生的蜡条,空闲时就收割,编织成日常生活中的用具。”

如今,随着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大量应用,柳条编织器具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马士凯感叹过,他怎么也想不到,过去要编上十个篮子钱,也不抵现在一个小小的塑料筐的价格,差别之大叫他难以理解,失落写在他的脸上,但又为赶上一个好时代而高兴。

现在,马士凯居住的村子,已经打造成了美丽乡村,随着乡村游的繁荣兴起,前来村里买条编的不断,也能卖一部分,条编货虽不如过去风光,但新鲜精巧也受到大家称道。

现如今,马士凯看到了条编的商机,在小院里又开始了他的条编手艺,产品成为现在的抢手货,供不应求,乡亲们又看到了“马编匠”的归来。(记者 孙明春 通讯员 李伟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