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四好农村路” 织密乡村振兴网

作者:王雷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08-04 16:52:49

薛城区常庄街道坚持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面打通农村经济发展交通瓶颈,促使“四好农村路”延伸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五路”,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加速带”,获得了全市唯一“四好农村路”示范镇(街)称号。

坚持顶层设计,建成“畅通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养的理念,不断提升道路畅通能力和水平。自“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三年集中攻坚”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以来,先后投资4600余万元,新建道路48.5公里。2016年率先在全市实现“户户通”,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在抓好道路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道路绿化、排水、边沟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重点对郯薛路、枣曹路、疏港路等重点路段进行提升改造,确保了道路附属设施的长效使用。

强化建管结合,建成“安全路”。一方面,开展隐患排查,严格遵守“专业排查、专业设计、专业施工”的标准,先后投资110万元,完成11.6公里的乡道和79.7公里的村道安防工程建设。在项目竣工后,区、街道两级联合对安防工程建设再次开展“回头看”活动,对新排查出9处安全隐患点,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逐一整改销号,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做到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日常化、长效化。另一方面,加强桥梁管理,对辖区内10座桥梁建立“一桥一档”制度,并在桥梁两侧设立管养责任牌。同时,积极申请上级配套资金126万元,完成刘庙桥、小山桥两座危桥改造,有效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严格标准要求,建成“规范路”。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严格建设标准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成立农村公路管理站,配备专职人员,对街道辖区内农村公路进行定期巡查。辖区内所有道路建设项目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履行建设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不断加强乡村公路建、管、养资金管理,积极筹措配套资金,资金台账明晰,保证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突出亮点特色,建成“美丽路”。一方面,以路为媒,连村成片。投资1300余万元,新建、提升道路15.8公里,治理水系7.5公里,栽植绿化苗木8万余株。建设“九龙泉绿道”13.6公里,完善道路配套设施,实现路与景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以点为介,串珠成链。结合村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完成8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休闲驿站景观节点、村居广场25处,创建了“饮水思源,回味泉头”“美丽乡村,幸福小辛”等山水田园特色品牌,西黄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累计投入2600余万元,完成13个村的村庄规划,打造出道路畅通、沿线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乡村靓丽风景线。

注重统筹兼顾,建成“惠民路”。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群众出行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配合区城乡公交一体化步伐,配合设立公交占点棚,实现街道所有行政村通公交。不断增强农村道路通行能力,打通制约农村发展的“中阻梗”,完善城乡结合的物流配送体系,尽快实现“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坚持“以路兴产、以产拓路、路产融合”为骨架,把街道各村居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串珠式”发展,实现“产村相融、交旅结合”,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通讯员 王雷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