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贯通融合文章 持续护航优化营商环境

作者: 来源:枣庄新闻网 2024-01-30 09:38:05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优越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集聚的沃土,更是城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基础。2023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在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坚持系统思维,巧抓贯通融合,创新横向统筹、纵向协同、对内融合、对外聚力的“四维联动”工作机制,充分释放监督治理叠加效应,为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社会跨越赶超、推动“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提供了坚实保障。

强化横向统筹

构建“一盘棋”监督格局

坚持以纪检监察监督为引领,带动人大、民主、行政、司法等监督共同发力,创建营商环境“立法+巡察+督查”工作机制,健全“纪检监察监督+党政督查+执法监督”协调联动体系,使各类监督既依照自身职责发挥效能,又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实现“1+1+1>3”效果。

不断优化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先后与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审计、统计、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移送联动机制,明确移送要求和方式,畅通移送渠道。

构建专项监督“五联”机制。制定《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创新联席会议、联合检查、联动整治、联动问效、联动汇报“五联”工作模式,联动优化营商环境。在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整改监督过程中,邀请人大代表对13个被巡察党组织巡察整改情况进行实地评估,推动完成巡察反馈问题整改277项,整改完成率达96.6%。

持续完善监督成果共享机制。建立党委政府督查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联动工作机制,整合督查机构的督查结果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成果,督促整改落实。2023年以来,先后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协商20余次,聚焦改革创新等6项重点任务,全面检视各区(市)、各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情况,推动问题精准整改。

强化纵向协同

凝聚“一股绳”监督力量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坚持市、区(市)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纾困解难、助企发展,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进一步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针对一些企业反映的“中梗阻”问题,市、区(市)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联合行动,在全市范围开展上下“联动式”整治,将“点”上拔“烂树”与“面”上护“森林”有机结合。如针对涉企中介服务收费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开展“规范靠企吃企中介服务”专项整治,联合主责部门排查中介机构232家,处理15家,退还违规收费751万元,124家机构入驻网上“中介超市”。

强化“室组地”监督同向发力,出台《“室组地”联动监督联合办案工作办法(试行)》,建立市纪委监委统一领导、相关部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各负其责、区(市)纪委监委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采用“室组+职能部门+区(市)”模式,对影响营商环境问题进行“大起底”,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研讨重大复杂案件,全面做好日常监督、问题线索处置、廉政风险研判等工作。2023年以来,市、区(市)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多次联合开展助企纾困政策执行情况专题调研监督,先后走访调研261家企业,发现并协调解决问题131个,督促兑付惠企资金1882万余元,相关做法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

强化对内融合

织密“一张网”监督体系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市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巡察牵引、“纪巡”融合、“巡派”联动等机制,积极探索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推动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监督信息共享共用,监督职能互补互助。及时汇总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巡察反馈意见、专项监督检查情况、审计报告等信息,实现市纪委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巡察机构间信息共享共用。建立廉情分析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围绕政治生态监测、专项监督推进、重点案件查办、敏感问题处理等进行会商研判。创设“纪巡”融合机制,将巡察工作融入日常监督和整改监督,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和巡察贯通融合,建立巡察监督移交问题线索处置绿色通道,做到快查快办、及时曝光,共同筑牢纪律“高压线”。

监督力量统筹共管,护航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将派驻纪检监察组力量编入巡察组,发挥监督“叠加效应”,扎实开展驻点监督,实现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监督。市纪委监委联系市财政局的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枣惠达”集成服务平台开展智慧监督试点, 督促部门做到信息共享、并联审批,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办”,目前已推动兑现资金3.39亿余元,惠及1686家企业。

强化对外聚力,

释放“一体化”监督效应

以坚定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着力点,采取“畅通渠道+动态评估+跟进监督”模式,多维度推动社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融合,打好助企暖企组合拳。

——动态评估,梳理企业情况。在全市范围内选取30家成长性较强的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由企业定期对区(市)和职能部门涉企履职情况评价打分,使监督“探头”直达营商环境一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已形成《全市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分析报告》6份,推动解决企业困难和反映问题89个。

——广开言路,倾听企业呼声。创建“清风惠企·码上监督”平台,制作监督二维码,向全市6000余家企业制发监督卡,广泛收集诉求。平台开通以来,共收集企业意见建议76条,帮助解决企业政务咨询、补贴发放、通行运输等问题23个。

——跟进监督,解决企业烦忧。在“枣解决·枣满意”平台设立监督子模块,利用信息化手段抓取关键数据,聚焦诉求接收、流转、办理、协作、回复、监管等环节跟进监督,压紧压实有关部门办理责任,用心用情化解企业“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促发展、暖企心。(枣纪宣

编辑:徐晓伟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