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跨越赶超“奋进曲”

——写在2023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开幕之际(上篇)

作者:梁鸿雁 来源:枣庄新闻网 2023-09-13 08:49:09

山东吉利欣旺达车间一角。 (赵健健 摄)

7月26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简称《条例》),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制定出台,标志着我市锂电产业发展迈入法治化轨道,对引领推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国锂电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的突破口,抢抓国家实施“双碳”战略、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山东省支持枣庄集聚发展锂电产业等重大机遇,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要素培育产业集群,奋力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特别是今年以来,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锂电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建设绿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

《条例》的出台,正当其时,恰逢其势,将会更好凝聚共识、集聚资源,在全市汇聚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的强大合力;将以法治赋能枣庄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从立法层面上,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条例》的出台不仅规范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服务保障措施,还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为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入‘活水’。”山东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经理李远东表示。

众所周知,枣庄因煤而兴,素有“煤城”之称。近年来,我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积极构建以“两高四新”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6+3”现代产业体系,把锂电产业作为重塑辉煌、跨越赶超的首要产业来培植,全力推进从“煤城”向“新能源电池名城”的蝶变。

在锂电产业发展中,从高点定位到高标谋划,再到高位推动,我市始终坚持“高”字当头,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高质量编制《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出台《关于加快锂电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6年底,新能源及锂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绘制好锂电产业图谱,规划“1+3+3”的产业布局:高起点打造枣庄高新区锂电池及电动车整车集群“核心基地”;高标准打造滕州市锂电隔膜、电解液及储能,薛城区锂电负极材料、锂电池及电解液,台儿庄区锂电正极材料、锂电池及锂电池拆解回收“三个配套产业区”;高品质打造市中区正极材料及电解液(添加剂),峄城区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控芯片,山亭区新能源汽车装备研发、制造“三个协同发展区”。建设特色鲜明、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链条完整的锂电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锂电产业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锂电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政策、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科技创新等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大力实施“沿链招商、精准招商、以企招商、资本招商”等模式,瞄准国内外锂电头部、配套企业做好重大项目招引,形成了凝心聚力共同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的强大合力。

与此同时,组建了锂电产业联盟,开通了中国北方锂电网,成立了枣庄绿色能源投资发展集团,枣庄学院锂电产业学院创建成功为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组建了全国首家锂电产业工会,构建了“链长+链主+联盟+基金”推动机制,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现在,“选择枣庄、必有厚‘锂’”,已经成为城市最具标识度的“金名片”。

在枣庄高新区,一大批产业配套、终端应用项目正加速聚集,如吉利欣旺达、欣旺达、精工电子、亿恩科、金彭新能源等“大块头”企业,形成了从电池原材料生产,到单体电池、PACK组装、电芯电池集成制造,再到锂电池产品终端应用及检测评估的全产业链条,锂电产业集群布局更加优化、链条更加完备、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瞄准建成全国领先的锂电材料生产基地,台儿庄区全力构建锂电产业“生态圈”。以丰元锂能、天科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锂电链条企业加速膨胀,锂电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张,15家新能源及锂电产业链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24.6%。

滕州市围绕锂电产业上下游,加快建链、补链、强链,重点招引正负极材料、电芯和PACK、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电池拆解回收等配套项目,实现了从“点上发力”到“全面起势”的新突破。目前,滕州现有锂电和新能源企业32家,在建项目19个。

在薛城,由新城街道招商的锂电项目山东熵路新能源项目已完成设备采购,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储能专用大圆柱全极耳磷酸铁锂电池研发生产为主,产品采用环保型水性材料体系,具有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高倍率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储能、重载运输工具、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年底可全面投产。山东熵路新能源项目一经入驻,立即吸引了上下游企业青岛能蜂电气、从事充电桩优质研发生产的安徽科大能通科技等项目先后落地薛城,形成电池打造、储能、充储一体化产业链条。

市中区支持泰和新能源、泉为新能源等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推进硅碳负极材料、鼎晟源锂电池项目、泉为二期项目、泰和磷酸铁锂项目等一大批在建锂电项目投产达效,鼓励新远大矿用锂电设备生产基地、东铁动力公铁两用锂电池驱动牵引车等锂电池终端应用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全市锂电企业发展到117家,形成了从锂电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关键材料到电池制造、检验检测、终端应用、拆解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4%。

从“煤城”转向“新能源电池名城”,推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绿色能源代替“黑色”能源,铸造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让枣庄这座老工业基地焕发了新活力。今年上半年,我市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5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10位,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进中提速、量质双升”的良好态势。(记者 梁鸿雁

编辑:高海翔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