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批服务局在改革攻坚述职问询推进会议上的发言

作者: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10-20 09:19:38

一、改革攻坚工作完成情况

(一)打通权力下放的堵点,扎实推进“市县同权”改革。制定印发了《市审批服务局“市县同权”改革实施方案》,采取直接下放、服务窗口前移、下放实质性审核权三种方式将117项市级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调整至县级实施,调整事项占全局可调整权责清单总量的75.5%,其中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100%调整。

(二)打通流程运行的堵点,实现重点领域“质的突破”。全面规范市、区(市)两级行政审批划转事项,关联事项同步划转,目前市审批服务局承接事项数220项,事项划转数量位于全省第四。大力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现了相关审批部门全流程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信息共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原来的77项精简到43项,全流程审批时间最长不超过8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不超过16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压减幅度位于全省前列。制定《企业开办“套餐定制·一日办结”攻坚方案》,依托山东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将企业开办合并为营业执照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登记和印章刻制、涉税办理2个环节,实现了企业开办相关信息一表填报,同步启动银行开户在线预约,全程网办,1个工作日内办结,最短20分钟办完全部业务。为减轻企业开办负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免费为企业提供一套4枚印章,免费提供发票及税控设备,并根据不同类型提供相应的“政策包”。

(三)打通流程再造的堵点,全力叫响“枣办好”政务服务品牌。民生服务事项实行“一链办理”,全面发布100个主题式服务“一链办理”事项流程图和服务指南。全面推行审批事项容缺受理,出台了《枣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容缺受理暂行办法》,128个事项可实现容缺受理,239项非核心材料可容缺。编制并公布了市级“一次办好”“零跑腿”事项清单,共梳理“一次办好”事项1100项,“零跑腿”事项390项。配合市政府办公室起草《关于印发枣庄市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建立了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四)开展“一业一证”试点,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枣庄市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选取餐饮、便利店、烘焙店、药店等20个行业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通过事项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将一个行业经营涉及的多项行政许可事项,整合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做到行政许可“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并审批、一档管理、一证准营”,大大简化了审批要件、压减了审批时限,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211张,覆盖18个行业。

二、主要问题不足

(一)协同机制仍需完善。我市事项划转较多,行政审批监管协调机制有待加强,个别部门在审批工作协同配合上还需要加大力度。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审批监管必须完善审管协调机制,部门联动、同向发力,形成一盘棋。

(二)基层服务需要改进。按省要求,全市所有社区和有条件的村均应实现便民服务标准化,由于基层投入不足,目前尚有约30%左右符合条件的村未实现标准化,存在就近办困难,政务服务便利度有待提高。

(三)群众关注度、知晓率不高。我市出台了众多便民惠企政策,方便办事群众更好更快地办理业务,但是很多群众并不知晓。一些可以足不出户网上就能办理的业务,有时候非要跑一趟他们才放心。已经下放到区(市)的业务,也由于习惯还是到市市民中心咨询办理。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措施

(一)尽快完善审批系统对接。对部门自建审批系统,明确部门责任,尽快与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到位,利用大数据覆盖业务专网,打通数据“烟囱”,形成基础数据库支撑,真正实现“一网通办”。

(二)加强审批监管工作衔接。发挥审批监管联席会议议事协调作用,按照《枣庄市行政审批监管协调联动实施办法》,细化审批监管清单,形成“一项制度、一个办法、一张清单”的审批监管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三)推进基层便民服务建设。力争全市所有社区和有条件的村达到“六有一能”的标准化建设要求,实现涉及民生事项的“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马上办”,提升基层群众的政务服务便利度,让基层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拓宽宣传渠道,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各项改革政策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一网通办”水平,推动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企业开办和政务服务两项指标全面提升,为我市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