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凤凰半日餐

作者:常永坤 来源:枣庄新闻网 2022-09-15 16:10:00

去湘西凤凰古城游览,本意只在欣赏自然山水的无限韵致和古朴纯真的民风民情,却不想实实在在过了一把美食的瘾。

过去不论走多远,我从未在饮食上动过多大的心思,只要有吃的,填饱肚子,划过这一道即可。这次在凤凰古城的时间宽裕,一日三餐也就比较从容。为了真切体验这个湘西边城的完整风貌,我们连宾馆提供的免费早餐都给放弃了,直接去大街上品尝地方风味。实际上宾馆的早餐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会给人留下多少强烈印象,蕴藏在民间的亲和餐饮才最具人生况味。

这样做也不是毫无根据。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来凤凰寻觅的人,是不会忽略那富于湘西特色的家常饭店的。比如小说中描写故城外河街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朱红筷子……”这样的情景最易勾起年长游客的感旧情怀,也最能满足奢望中的闲情逸致,引发某种潜在的细腻情绪。

作为一座旅游城,凤凰古城可吃饭的地方不少。除去那些星级酒店、豪华宾馆,一众特色鲜明的小型饭馆也足以让人满足口腹之欲。沱江岸边的酒吧餐馆比较有情调,环境幽雅,适合游客一边品酒吃饭聊天,一边欣赏街景风情。当然,那里也有一些临街的快餐店,门面不大,吃饭的人一波接一波,容不得你过多停留。苗族土家族居住的吊脚楼一带和远离热门区域的道路两旁的饭铺,最适合体验湘西纯真的生活方式和地道的苗家风味,只是很难再找到沈从文说的那种小饭店。

在古城北门外一个街面小铺,我们选择靠窗的餐桌坐了下来。服务员热情地给我们端上茶水,递上菜单,并推荐了几款湘西特色菜。一些菜名与我们的理解不大一致,望文生义必然会失去许多品尝的机会。比如菜单上的酸鱼,乍一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酸菜鱼,或者东北“翠花”姑娘端上来的那碗酸菜。我平时不大爱吃酸菜,初时店家推荐酸鱼时立马给否了,只点了份符合自己口味的油炸沱江小鱼。晚饭换了家饭店,人家还是优先介绍酸鱼。我左右察看了几桌,几乎没有不上酸鱼的,也就尝试着点了个小份。结果细细品尝,酸辣可口,饶有风味,不仅那腌制过的鲤鱼细嫩鲜美,连炖鱼的汤汁也细滑香腴,耐人寻味。以后连续几顿,我们最喜欢的竟然就是这个酸鱼。到不熟悉的地方,拿不准的时候,先看别人点的什么菜,多数都吃的,一定差不哪里去,这几乎屡试不爽。

趁着店家不忙的时候,我询问了湘西这道酸鱼菜的来历。原来湘西苗家土家的正宗滋味只属酸辣,酸鱼既是他们待客的上等好菜,也是祖先为生活所迫选择的成功饮食方式。他们的祖先从荆楚江汉千里迢迢迁徙至此,为应对水祸旱灾和匪患横行,便用酸辣腌制食物,使之长久贮存而不变质,成为避灾应急时的救命物。这也遗传了后代独特的饮食习惯。制作酸鱼的最佳鱼种是稻田里活蹦乱跳的鲤鱼。一般立秋后晚稻抽穗灌浆时,把鱼从稻田里捞起,去鳞剖肚,清洗干净,在鱼肚里填满糯米粉,拌入食盐、花椒、生姜、五香粉等佐料,压实密封后连坛埋入泥土里,在空气隔绝中腌制。过一段时间,酸甜可口的酸鱼就腌制完了。再经过清炖或油炸,就可以做出一份有着特殊酸甜味道的美食。

还有一道叫“牛肝菌”的菜也不能顾名思义。牛肝菌无肝,也与牛没有一点关系,它却是湘西菌类中的珍品,也是每家每户必备的菜肴。湘西地处崇山峻岭,大山里蕴藏着采撷不尽的山珍美味,其中首推牛肝菌。牛肝菌的做法同样费时,最好搭配鸡块用陶罐文火慢煨,或者用紫砂气锅炖煮,使牛肝菌充分吸收鸡汤。微火煨炖出来的牛肝菌嫩软鲜香,回味悠长。在中餐圈子里,灵芝号称滋补菌王,牛肝菌号称鲜香菌王。而在湘西人家的餐桌上,牛肝菌却是极为普通的菜品,家家都能做出自己喜欢的滋味。店家介绍说,牛肝菌具有清热除烦、补虚提神特别是抗流感防感冒的功效,常食自然有益健康。看着眼前冒着香气的一钵牛肝菌汤,唇齿间已然充满芬芳。

几乎所有小饭店的菜单上都有好几种以腊肉为原料的菜品。这里的腊肉与酸鱼一样也有个腌制的过程,却又有所区别。新鲜的猪肉一块块切好后,抹上酒糟和糯米饭,再掺些辣椒面、花椒粉放在陶缸里,一层食盐一层猪肉地摆放好,静置一段时间。等腌制好了以后,还要比腌制酸鱼多一道熏烤的功夫。就是把腌制好的腊肉挂在炉灶上方,任凭火塘里的烟火熏烤,甚至还会有意用些冒烟的松枝松果、谷糠橘皮放进火塘里燃烧,让干透了的腊肉充分吸取烟火气。估计视觉敏感的人看了就会拒绝去吃,实际上洗净上面油亮的烟尘,那腊肉的颜色褐里透红,看着就让人眼馋。无论是清蒸还是配菜,都腊味醇厚,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闭上眼睛,一般吃不出肥瘦来。那黑紫的瘦肉更是越嚼越香,别具风味。尤其是拿干辣椒和黑豆豉爆炒的腊肉片,腊香浓郁,辣味呛人,让人欲罢不能。

名字让人生畏的血粑鸭,是凤凰乃至整个湘西地区特色美食之一,食客人数多的,餐桌上都会有这么一道菜。因分量太大,我们两个人实在吃不了,只能过过眼瘾。凤凰凉粉和苗家菜豆腐、苗家酸萝卜等苗族传统的家常风味菜,花钱不多,却有着诱人的口感和味道。在人来人往的街面上开店,经过市场的无情淘汰,还能写到菜单上的一定是佼佼者。这些满带地方性生活习俗的招牌菜,“酸”字打头的让人难忘,以“辣”领衔的更胜一筹。辣椒在不少地方是调料,在这里当菜吃。凤凰一带,家家吊脚楼檐前都悬挂着串串火红的辣椒,各个饭店的餐桌上都少不了辣的菜肴,几乎每道菜都有辣椒的成分。毫无遮掩的香辣与回味无穷的酸甜交织在一起,再普通的菜肴也都会远离平淡无奇。这点可与我们枣庄厨师没有辣椒就不会做菜的烹调习惯有得一比。这其实符合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那条原则:食无定法,适口者珍。

客观地说,凤凰并没有多少风靡全国的美食品牌,之所以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全因那饮食中饱含了湘西的生活方式、历史存在和人生美学。在高科技已成不归路的当今时代,人类最基本的吃都变得机械化,手工原始的乐趣越来越稀缺,千差万别的口味因快餐的兴盛越来越失去挑剔,各类调味剂、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也遮盖了地域食材的本真。带着这种厌倦感走进凤凰,欣赏湘西近乎原始的制作工艺和平民色彩,品尝那缕与众不同的味道,对我们早已迟钝了的味觉来说,实在是一场全新的体验。凤凰风味的热辣、酸爽只属于湘西的山水。融入湘西民风,让自己的心境与吃的心情紧密相连,辣则辣得酣畅淋漓,酸则酸得津液丰润,爽则爽到风情入怀,享受到的是万丈红尘中的那份通脱。

有人说不辞辛苦只为一顿饭的人,才是顶级的吃货。离开千里之遥的凤凰古城,回望几天的湘西之行,蓦然发现这一日凤凰半日餐的口腹体验,不经意间让自己成了一个爱美食还爱刨根究底的吃货。(常永坤

编辑:刘福龙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