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文章:让“四下基层”成为服务群众的“大舞台”

作者:张华 来源:枣庄新闻网 2023-11-29 09:18:29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生动的教材。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践行好“四下基层”,使“四下基层”过程成为磨砺本领的“大熔炉”、凝聚群众的“吸铁石”、推动发展的“急先锋”、服务群众的“大舞台”。

市委书记张宏伟在11月13日召开的全市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议上指出,要把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作为重要抓手,求真务实开展调查研究,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把脉问诊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能力推动科学决策的过程。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率先垂范、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这一优良传统,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才能有效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让党的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调查研究下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信访接待下基层,把心贴近人民,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才能把矛盾问题化解在源头。现场办公下基层,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才能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更好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事实和经验证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实实在在落实到基层,才能具有成效。一些惠民政策如果落实不到位,就会沦为“空中楼阁”。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再好再及时,如果企业知悉了解不到位不透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流于纸面;民生新政、惠民举措再多再细,如果老百姓不知晓、没用上,好政策也会止于“最后一公里”。防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沦为“空中楼阁”,就必须注重打通“最后一公里”,把政策宣传送到企业的“厂门口”、群众的“家门口”,让政策措施“易得”“易懂”还“易用”。

让“四下基层”成为服务群众的“大舞台”,要深入基层察实情,围绕我市创新开展的“进家门察民情、进访厅解难题、进企业促发展”活动,党员干部要多到实地看、多听群众说,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问、盯着问题研,真正把情况摸清、把症结找准。要靶向发力提质量,指导督促党员干部采取“一线工作法”和“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扎堆、重复调研。各级党委(党组)要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要转化成果出准招,加强对问题解决情况的跟踪督办,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要动真碰硬抓好检视整改,把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摆在突出位置,让群众真正看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要统筹兼顾推动转型发展,深化强工兴产,认真落实“我为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系列活动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第四季度工作,聚力攻坚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用心用情办好惠民实事,用好“枣解决·枣满意”平台,畅通社情民意收集渠道,用力解决好市民百姓和市场主体反映的各类诉求。

善作善成,淬炼优良作风。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当前,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群众的关切在哪里、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往哪里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常坐群众家的硬板凳、矮板凳,“实打实”走访调研、“面对面”听取诉求、“心贴心”解决问题,使“四下基层”过程成为淬炼作风的“试金石”、实现理想的“梦工厂”、服务群众的“大舞台”。

靠作风吃饭,凭实绩交卷。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不折不扣、慎终如始落实各项任务目标,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检验和巩固主题教育成效,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枣庄日报评论员 张华

编辑:孙奥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