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策论丨绿色金融如何点绿成金

作者:王凤荣 王玉璋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2023-10-24 17:30:45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 王凤荣 王玉璋

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绿色低碳,绿色低碳指向高质量发展。

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紧迫,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在绿色发展之路上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应运而生。绿色金融是金融逐利准则与绿色理念的有效融合,是对传统金融模式的突破性创新。

创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高度重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并提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制度机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能源转型等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山东绿色金融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持续发力?

绿色金融的本质

目前对绿色金融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学界通常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视角进行内涵界定。

从供给端看,有学者将绿色金融视为金融业与环保产业之间的纽带,其主要目标是引导资金流向环保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有学者从需求端出发,将绿色金融定义为提供给可持续性项目的金融服务。在实践领域,我国七部委于2016年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主要从绿色投资视角出发对绿色金融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界定,认为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即为绿色金融。因此,绿色金融本质上是为缓解实体经济绿色融资约束的金融制度创新,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绿色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引导资本流向可持续和环保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系统健康。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不仅是对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更吹响了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号角。绿色金融作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制度安排,必然要对经济转型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支持。

其次,绿色金融不仅仅是一种环保投资,还是一种经济增长的引擎。通过投资绿色技术、可再生能源、清洁交通和生态保护等领域,绿色金融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创造多元化的就业机会,推动新兴的产业和市场的发展。

此外,从学术角度看,绿色金融为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金融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议题,它强调了金融领域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为金融与环境、社会和治理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深入的理解。因此,绿色金融在实践领域和学术界都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具有巨大的潜力,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至关重要。

创造多个“首笔”“首单”

作为我国经济大省之一,山东拥有发达的制造业,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营收总额10.80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然而,山东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的10%,减碳降碳和环境保护任务重、责任大。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从政策端和市场端同时发力,共同推动山东省绿色金融发展。

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山东绿色金融的政策“工具包”优势显现。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部署,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使命。为深化这一政策框架,财政部与中国银保监会(现改组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分别于2022年11月和2023年2月发布相关实施意见,旨在支持山东省成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重大使命。山东积极推进政策落地和制度创新,将2023年确立为“绿色金融深化发展年”,并发布了《山东省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旨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构建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省的绿色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6.3%。同时,山东还实现了500亿元碳减排贷款和16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贷款的政策工具支持,为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探索了“山东经验”。

供给端和需求端齐发力,山东绿色金融的产品“工具包”渐趋丰富。近年来,山东省的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供给端回应作为需求端的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需要,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日渐丰富。其一,绿色信贷发展迅猛。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作为省内首家绿色贷款突破千亿的金融机构,截至2023年6月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400亿元。而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从2021年至2023年7月绿色贷款余额由237.4亿元增长至1050.3亿元,增幅342.4%。其二,绿色债券稳步发展。2023年上半年,山东省绿色债券规模超150亿元,居全国第七位,处于领先地位。其三,多种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实现零的突破。2023年,青岛银行通过发放山东省首笔“碳中和”贷款、山东省法人银行首笔用能权质押融资、山东省首笔新能源项目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创造出多个“首笔”“首单”。建设银行承销发行全国首单山东省革命老区绿色中期票据,募集资金15亿元,填补了业内空白。

现实制约与完善优化

在山东省推动绿色金融的进程中,尽管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绿色金融产品多样化不足。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核心产品,在支持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绿色金融市场需要多样性的产品,以满足不同行业和项目的融资需求。例如,绿色股权、绿色保险和绿色衍生品等新型产品相对匮乏。其次,绿色金融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尽管山东省的绿色信贷总额有显著提升,但金融机构通常更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代表性强、具备潜在高绿色收益的项目。一些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受限于担保或信用记录,往往难以满足获得绿色贷款的资格要求。最后,政策绩效评估机制不完善。绿色金融推动过程中可能存在“漂绿”“洗绿”行为或政策寻租。山东省已颁布一系列旨在支持绿色金融的政策,但尚未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执行评估和反馈机制。

为进一步促进山东绿色金融发展,提高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优化——

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化配置。进一步加强山东省绿色金融市场化配置,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绿色项目的融资需求。通过强化市场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提高其竞争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绿色领域。此外,建议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以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促进投资者优化资本配置,为山东省的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增强绿色金融制度的包容性。加强绿色金融普惠性发展,一方面,制定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政策,为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信贷产品,适当简化审批流程,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鼓励跨区域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促进先进的绿色金融改革经验在各地借鉴与推广,提高发展的均衡性。

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有效性。加强相关政策的协同配套,确保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执行、监管之间紧密协作,制定更为具体和可操作的政策细则。同时,建立有效的政策评估机制,对已实施政策的效果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以及时修订和优化政策,确保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环境挑战,增强政策的实施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编辑:高海翔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