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振兴强大“引擎”

——薛城区创建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综述

作者:梁鸿雁 张生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11-13 09:37:20

9月22日上午,2020年中国(枣庄)农民丰收节暨优质农产品展销观摩会,在薛城区周营镇白楼湾开幕。整场活动由区融媒体中心一手策划运行,组建16人直播团队,助力沙河崖青萝卜、石榴、夫宇熏鸡、健袖生态鸡蛋等系列农产品销售,短短一上午的直播活动,销售额达106.1万元,叫响了农副产品品牌,促进了农民增收。

近年来,薛城区紧紧围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这一目标,聚焦“补短板、树样板、固底板”三大重点,扎实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全力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薛城实践取得实效。

推动提档升级 发展高效农业

扩规模,薛城区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切入点,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实施意见》,启动了优质果蔬示范基地、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达1.8亿元,增长率达12%以上。养殖业突出健袖生态蛋鸡养殖,扶持新增蛋鸡10万羽。

上档次,列支专项奖补扶持资金400万元,推进设施种植提档升级1000亩以上。

提质量,重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3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5个“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已确定实施主体,正在培育推进。

培龙头,重点培育银牛面业、夫宇食品、隆润食品、美果来等4个农产品加工龙头,带动现代种养业发展。

树样板,积极推进圣华生态农庄、圣土山养殖场、勤丰种植合作社等5家种植养殖基地联体发展,打造农牧生态循环发展样板。

引项目,引进鲁南种禽、隆润生猪等2个全产业链项目、云品食用菌智种植等3个现代高效农业项目,目前到位资金1.5亿元。

立足更高标准 建设美丽家园

突出总体布局,研究确定了郯薛路、前薛路、店韩路、蟠龙河、大沙河、古薛河“三路三河”空间布局,为各镇街申报创建美丽宜居乡村提供“路线图”。

抬高建设标准,树立“两坚持三围绕”建设理念,坚持规划引领、设计先行,坚持一村一品、一村多景,围绕环境整治强基础、围绕设施建设补短板、围绕节点打造树样板,明确各镇街上报的实施方案需经区级评审方可建设。今年新申报的30个美丽宜居乡村,均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坚持连片打造,按照“两建设两提升”工作思路,重点建设十里湾·田园沐歌、三湾里·薛河古韵示范片区,优化提升陶源坞·蟠龙画卷、九龙泉·归园田居示范片区。其中,十里湾片区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生态+产业”互促发展模式,省领导给予高度肯定。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美丽宜居乡村96个,覆盖率达63.2%。

推进改革攻坚 激发农村活力

作为首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薛城区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农村改革样板,聚焦可复制推广的“薛城模式”,已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农村改革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全国推广。

围绕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设置等10项内容,组织开展自查提升和综合评估工作,夯实改革基础。

深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改革,被确定为“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区”以来,围绕开辟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先后实施了“致富堡垒”工程、“破五进十”攻坚战和村级集体资源管理“阳光行动”,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87个,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70%,“破五率”“进十率”位居全市前列。

打造“文化粮仓” 培育文明乡风

目前,薛城区已建成7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24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镇村覆盖率达100%,且全部达到“有场地、有队伍、有制度、有标识、有活动”的建设要求。

创建文明达标村164个,覆盖率达92.7%;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居全覆盖,目前,正以强化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实施提升改造,11月底前将提升改造镇街文化场所22处,年底前实现达标率100%,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

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共建孔子学堂3处,与齐鲁工业大学共建农村书屋1处,积极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新亮点;开展2020年度“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

实施强基固本 筑牢“红色堡垒”

优化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薛城区落实“村村都有强书记”行动计划,去年以来共调整不胜任、不称职村党组织书记35人,将7名连续两年考核为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专业化管理,招录镇街编制11人担任村书记。

实施“雏雁归巢”行动,建立411人的村级后备人才库,全面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持续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30条措施,严格落实“三务”公开、村干部坐班值班、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切实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4名区级干部、22名镇街领导班子成员、58名驻村工作队员下沉2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进村级组织规范运营;强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每村每年运转经费均在10万元以上,有力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党的基层政权和执政基础。(记者 梁鸿雁 通讯员 张生


编辑:马园亮 责编:贺宝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