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幸福扬波

——薛城区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作者:姜爱民 丁梅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08-10 15:28:07

记者 姜爱民 通讯员 丁梅

治水!净水!活水!这是薛城区走出的一条颇具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当下,在薛城,沉睡的“母亲河”蟠龙河正在被唤醒,昔日的泥沙淤积已变身为生态湿地;昔日景阳河、小清河干巴巴的河道已是绿水盈盈;昔日周营大沙河臭气熏天的流域已成为旅游胜地。一条条河串起一片片湖,“碧水绕城城如画,一步一景景醉人”的宜居美景全面铺开。

近年来,薛城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以河湖长制为牵引,做好工程+治理、保护+修复、生态+产业三篇文章,在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发展水经济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治水:工程+治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月21日,记者在位于大沙河上游段治理项目现场看到:一台台挖掘机正铲起河底的淤泥,一辆辆满载泥土的货车穿梭而过。而就在刚刚施工结束的下游不远处,宽阔的河面已经泛起层层涟漪。

“深挖淤泥,拓宽河道,为今夏的防洪做好准备。”面对即将收尾的大沙河上游河道治理工程,薛城区城乡水务局局长吴晓宇说,“我们要做的不能停留在防水患上,更多的是要让水造福一方百姓。”

在蟠龙河下游,记者在薛城区店子闸除险加固工程现场看到,这个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的工程,一次蓄水可达102万立方米,恢复灌溉面积达0.5万亩,已改善了周边2.27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

今年以来,为加强小流域水环境治理,薛城区扎实推进大沙河上游段治理项目、湖东滞洪区项目、湖东洼地项目、蟠龙河综合整治项目等水利工程。同时,加强重大水系连通项目谋划及储备,精心编制薛城区河湖库水系连通规划方案,在综合整治主要河流基础上,重点指导镇街对村内外河道沟塘进行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整治。

该区以落实村级河长组织体系为代入点,确保治理后的村内外沟渠纳入河湖长管理,杜绝村庄污水入河,提升村居小区域水环境。加快推进实施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通过新建泵站管道提取微山湖水,经骨干河渠自流至库塘,形成“一站、两线、三片”的总体布局,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城乡河库相联的水循环体系,加快完善市驻地城市功能,实现城乡水域环境的提档升级。

净水:保护+修复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蟠龙河两岸。沿着彩色沥青路面,汽车穿行于无尽的绿海,只见河面上碧波荡漾,桥坝相依,白鹭振翅,鱼翔浅底。古庙“滚龙柱”、奚仲造车、西仓古桥……因为保护性开发,正散发着无穷的人文魅力。

千百年来,静静流淌的蟠龙河水滋养了生生不息薛城人。然而,十年前,蟠龙河却陷入荒草遍布、水体污染的窘境。

保护性修复!薛城区对症下药:拆除砖厂、清垃圾、铺沿路、固堤坝、种树木。现在,蟠龙河湿地已筑起了牢牢的生态屏障,打造了一个集“湿地文化宣教、湿地生态保护、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湿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带。

如今,穿薛而过的蟠龙河,水域广阔,水源丰富,干流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在6800万立方米左右。

按照“生态+”理念,薛城区坚持“因地制宜与随地就势、整体推进与分级实施”相结合,深挖薛城水文化,以现有水系为中心、两侧绿带为重点、历史文化为点缀,制定水系专项规划16个,多策并举留住天上水、盘活过境水、引进外来水。

活水:生态+产业

碧水蓝天、滨水长廊、阳光沙滩、百合花海……7月21日,记者走进薛城区周营镇白楼湾,被游客称为近域的“巴厘岛”风景区美不胜收。在这里,周营大沙河,这个“一湾死水”无人近的臭水沟,经过治理,一跃成为集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为一体的“一池活水”。

周营大沙河是薛城大型河流之一。几年前,由于污染严重,一度影响着村民们的生活。“以前这里垃圾遍布,臭气熏天,我们都绕道走。从这里引出来的水,地都不能浇,太脏!”牛山村村民王大娘向记者讲述着大沙河“不堪回首的往事”。

薛城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健全镇、管区、村三级河湖长体系,现场调研勘测,对全长35公里的周营大沙河干流及3条支流、4条河流、52个自然村穿村水系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打造“河库相连、河塘相连、河河相连”的生态水系格局。截至目前,薛城区累计实施水系治理32公里,大沙河河道清淤300万立方米,修建沿河道路80公里,新增结构调整面积1.5万余亩,工程竣工将新增蓄水600万立方米。

充分发挥生态水系治理成效,整合高效农业、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地域特色等,擘画出覆盖5个村、总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的白楼湾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运河支队记忆馆、乡愁民宿等功能设施正释放着生态红利,照亮了生态振兴的示范路子。

薛城区同时启动十里湾·水墨田园项目建设,打造集观光旅游、农事体验、红色教育、休闲农业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沿河经济产业带,以产业支撑长效管护。项目直接带动河流沿岸新增农业结构调整面积8000余亩,土地“亩产”效益相比传统种植增加8000余元,将水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融合,探索出一条保护河湖、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共赢之路。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