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置残疾人权益保障 全面推进惠残政策落实

——市残联实施残疾人服务保障提升工程工作纪实

作者:刘豹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09-25 16:05:40

近年来,枣庄市残联把惠残政策落实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了解残疾人状况,掌握残疾人需求,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全力做好残疾人权益的维护者,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找准工作“小切口” 实现服务“大提升”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深化拓展贫困残疾人惠残政策落实工作经验,全面实施残疾人服务保障提升工程,市残联制订专项工作方案,召开区(市)残联理事长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联动推进专项工作落实落细。选取惠残政策落实为“小切口”,以“阳光入户”平台加强权益保障队伍建设,以“服务清单”督促权益保障政策落实,以“精准服务”提升权益保障水平,推进残疾人服务“大提升”。截至8月份,全市已完成21000余人次入户调查,收集服务事项16000余项,更换残疾人证8904人,新纳入贫困残疾人3776名,新增残疾人生活补贴9623人,护理补贴8109人,新纳入低保重度残疾人和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4340人,常态化服务已覆盖23300名重度贫困残疾人。

以“服务清单”促落实 “阳光入户”提质量

枣庄市残联创新工作理念,将惠残政策落实转化为“服务清单”,将服务模式转化为“阳光入户”,以信息化手段规范服务内容,以多渠道调查掌握残疾人现状及需求,通过日常入户、动态分析、专项对接,提升惠残政策落实、儿童康复、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就业培训等服务质量,推进残疾人服务工作精准化、个性化、常态化。

“网络”加“平台”,助推服务常态化。依托企业微信搭建残疾人服务四级联动“网络”,采用扁平化组织构架和网络化组织模式,整合市、区(市)、镇(街)三级残联工作人员和村(社区)残协干事2700余人,对接65个镇(街),分包2536个村(社区),面向全市残疾人开展具体服务。根据具体服务项目的需要,调整建立适应性服务工作队伍,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实现“四级”服务资源有机整合、联动工作。用好残疾人数据调查“平台”,以残疾人办证信息系统为基础,持续推进“阳光入户”专项行动,开展动态需求调查,实现残疾人权益保障常态化,提高助残服务的满意度。截至8月已完成动态更新调查21000余人,年底前完成全部持证残疾人动态更新。

“清单”加“菜单”,助成服务精准化。对现有无障碍改造、康复、教育、就业、培训、低保、医保、“两项补贴”、社会保险、提前领取养老金等10项惠残政策进行梳理,明确政策落实和服务事项“清单”,结合残疾人基本状况、动态需求,逐人逐项比对政策落实情况,确保惠残政策落实全覆盖、无遗漏。对各项政策标准进行归纳整理,拟定规范选项,形成政策落实和服务调查的选项“菜单”,确保惠残政策落实调查、服务需求调查精准、明确。三是依托“阳光入户”平台、残疾人服务平台,采取“清单”加“菜单”的方式,通过手机、电脑终端实现调查信息及时上传,以精准数据调查推动精细化服务,提升残疾人服务实效。截至8月,已精准落实残疾人医保、补贴、保险、养老等政策22000余项。

“线上”加“线下”,助力服务个性化。开展残疾人动态需求“线上”调查,引导有上网条件的残疾人线上注册账户,自主提交服务需求,统一纳入省残联计划项目进行落实。开通12385服务热线,以电话方式接受广大残疾人的政策诉求和服务申请,由工作人员整理后统一录入动态需求数据系统,为不具备“线上”操作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支持服务。深入开展入户调查,动员广大工作人员进村入户,逐人核查惠残政策落实情况,按照“保基本需求,兼顾个性化需求”的原则,结合残疾人实际情况确定服务需求项目,把服务做到残疾人群众心坎上。截至8月实施个性化无障碍改造12597户,适配辅助器具6600余件,实施残疾人康复4459人。

拓展政策覆盖面,提升服务精准率

目前,我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16000人,通过前期“阳光入户”工作推进,惠残政策精准落实已覆盖重点残疾人23000人,对于下步惠残政策精准落实,任务仍十分艰巨。

推进“阳光入户”专项行动,摸清残疾人需求底数。持续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阳光入户”行动,由“坐等申请”转变为“入户服务”,常态化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和服务需求动态更新,摸清残疾人状况底数,满足残疾人个性化需求,提升残疾人服务满意度。力争年底前实现11.6万持证残疾人的动态数据更新,为政策全覆盖、康复精准化、服务个性化夯实数据基础。

加强“枣城阳光”平台建设,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依托企业微信平台,持续打造市、区(市)、镇(街)、村(社区)四级“枣城阳光”残疾人服务网络,加强残联工作队伍建设。积极与民政、卫健等部门配合,提供残疾证办理、儿童康复、培训就业、两项补贴落实等便捷服务渠道,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基层服务示范点,培树残疾人自强典型,培育志愿服务机构,形成残疾人服务的互动平台。

做好残疾人事业“大数据”,实现服务需求精准对接。加强残疾人服务工作信息化建设,广泛引入社会化服务资源,精心梳理残疾人个性化服务需求,逐步健全残疾人服务大数据,实现服务供给和服务需求的精准对接。做好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筛查,做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全面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需求评估,精准康复服务率达到99%以上;推进残疾人培训、就业实名制管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最大化满足残疾人利益诉求,增强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记者 刘豹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